一、主题:零基础学好古筝
二、时间:3月21日-23日
三、参与方式:整合公共文化资源,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,推送至客户端。广大市民可观看、评论、分享等。
四、
扫描二维码观看精彩课程
古筝,弹拨弦鸣乐器,又名汉筝、秦筝,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,流行于中国各地。
因音域宽广,音色优美动听,独奏技巧丰富,表现力强,而被称为“众乐之王”,亦称为“东方钢琴”,是中国独特、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。
古筝的基本构造
古筝的结构由面板、雁柱、琴弦、前岳山、弦钉、调音盒、琴足、后岳山、侧板、出音口、底板、穿弦孔组成。
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,弦架“筝柱”(即雁柱)可以自由移动,一弦一音,按五声音阶排列。
01 琴弦
多用尼龙缠弦,用不同型号的钢丝,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。最早以25弦为最多(分瑟和筝),唐宋时有弦十三根,后又增至16根、18根、21根等,现最常用为21弦古筝。琴弦的颜色有两种,白色和绿色。
02 琴码(琴柱)
支撑琴弦,琴码的右侧为演奏区域,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。
03 岳山
分为前岳山、后岳山,分别镶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。
04 面板
即琴面,略有弧度的木板。
05 调弦盒
内有弦轴,用于调音,琴盒内可以放义甲、琴扳手等。